2024—2025年采暖季,在北京市和北控集团坚强领导下,集团公司以最严标准、最实举措完成资源协调、管网保障、用户服务、安全生产等工作,强化多主体联动、多气源互补,累计供应天然气109.4亿立方米,其中京内天然气日供应量最高达1.26亿立方米,圆满完成能源保供任务,彰显国企担当。完善多气源保障新格局。本采暖季,整体呈现少雪雨、短寒潮的暖冬模式,集团公司动态优化配置算法提升需求侧预测精度,依托市能源运行统筹调度平台强化气热电计划管理,天津南港资源有效补给顶峰保供,首次实现俄气由分区供扩大为全网供,形成多气源多气质协同、管网压力动态平衡的“一张网”调度系统,其中俄气混气在总供应量中占比超过90%,已成为北京市首要气源;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全面投产,形成不少于10亿立方米的储气能力,并通过“城市管网+长输管线”远程联调联供体系,实现跨区域气源智能调配,单日最高进京供应量达1285万立方米,成为首都天然气应急调峰保障核心力量。升级应急响应机制。以体系化、标准化、实战化为核心,建立“1+1+21”应急预案体系,实施燃气应急清单化管控机制,强化实战演练、京津冀一体化协同演练,开展针对性应急检查;调度人员24小时值守,实时监控、滚动预测管网负荷参数,及时调整门站供气方案;全市部署208个应急值守点位,885名应急人员和222辆应急车辆保持7*24小时待命,随时应对各类突发情况,有效保障燃气安全稳定供应。织密管网安全防护网。冬供前,集团公司制定覆盖全供应链的冬供保障方案,围绕需求预测、资源配置、多气源工况保障、设备设施4个领域、10项专题,梳理出25项重点任务,采暖季期间,各单位严格落实上游气源、市内一张网、LNG/CNG点供、接收站和外输管线各个环节的风险识别和保障任务清单,全面排查治理隐患,持续优化泄漏检测模式,抓牢抓实全业务流程、全要素管控,强化第三方施工管理,有效降低施工破坏率;编制完成集团公司管网感知体系规划方案,实现对生产运营工作全生命周期管理、全风险因素管控;重构SCADA系统画面,实现结构化监控模式,并将站箱负荷模型应用于监控系统中,实时计算高压B以上站箱负荷率,辅助工况调整与决策分析。及时响应用户诉求。各单位落实诉求闭环处理机制,按照相应方式分类处理用户诉求,做到快速响应、高效办理、及时反馈和主动治理,96777热线服务中心呼入1411010个,接报工单均已妥善处理。集团公司将持续深化全要素、全链条、全场景供应管理,充分利用非采暖季时间开展“冬病夏治”工作,夯实安全保供基础。